产品系列
独虑其身终难成——《素书》悟读之【75】
图片
《遵义章第五》悟读【25】
【原典】
:
既迎而拒者乖。
【译文】
起初热情欢迎,之后又将人拒之千里的做法,必然会恩断义绝。
图片
【悟读】
将欲取之,必先与之。
从本质而言,“取予”和“舍得”之理是相通的。取和予,舍和得,虽为反义,却是一体之两面,相伴相生,相辅相成。
儒释道构筑了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,三家各成一体,观点各不尽同。然而在“取和予”、“舍与得”的问题上,三家却有着高度的共识。
佛家认为,舍即是得,得即是舍,如同“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”一样;道家认为, 郎平舍即是无为,得即是有为,即所谓“无为而无不为”;儒家认为,舍恶以得仁,舍欲而得圣。
从基因上来说,人性是自私的,每个人的灵魂深处都写着一个大大的“我”字。
图片
《自私的基因》告诉世人,“我们只是基因的载体,即使我们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利他行为,产品系列但最后的本质都是为了利己,都是为了基因的不朽。”所以当你向别人索取价值之时,别人也在想着同一件事,如果你不能给别人提供价值,别人凭什么要为你提供价值呢?
顶尖的高手往往皆为极致利他者,不短视不投机不犹豫不幻想。人人皆有一种互惠心理,欲得长期大利,须弃眼前小利;欲实现人生价值,须创造人生价值;欲功成名就,须弃旁门左道;欲赢得名利,须懂得分享。价值交换,应该是一种现实且实际的人生哲学。
既迎而拒者乖,开始时的热情,表面显示对于贤能的重视;末了又拒人千里之外,其本质是一种人性的自私和不舍,得到的必然是恩断义绝。因此,《素书》本句强调的就是一种“舍得”的人生智慧。
中国人讲究“独善其身”,“三省吾身”,强调通过自我修炼来保持身心之平衡。各人自扫门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,是一种极端个人主义的处事哲学。过于独虑其身,终难成其大事。
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、诱导购买等信息,谨防诈骗。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一键举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