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首页
  • 行业动态
  • 产品系列
  • 栏目分类

    行业动态

    你的位置:深圳市盛世佳实业有限公司 > 行业动态 > 噩耗!她孤独离世,全网悲痛

    噩耗!她孤独离世,全网悲痛

    发布日期:2022-08-07 22:50    点击次数:99

    在一切道德品质中,善良的本性是世界上最需要的。——罗素

    图片

     2月8日,正月初八,噩耗传来。

    替儿还债的阿婆去世了。

    享年83岁。

    图片

    阿婆的老伴说:

    “她身上毛病太多,在医院住了两个多月,疼了几个月,现在走了。”

    消息一出,冲上同城热搜榜第一。

    图片

    无数网友泪崩。

    他们纷纷在讣文底下留言,自发送别。

    “阿婆走好,多么善良的老人。”

    “泪目…可怜的老人,勇敢的老人。”

    图片

    “阿婆,天堂里没有痛苦和疲惫,您也该歇歇了。”

    图片

    “阿婆,几年前有幸吃过您做的油墩子,没有拍照,不是为了打卡,只是想尝尝您做出来的味道,我把味道记心里了。”

    图片

    有人找到阿婆的店铺,刷屏式悼念。

    图片

    阿婆叫胡兆翠,在上海黄埔区开了一家“阿婆油墩子”。

    油墩子是上海的老特产,几代人的回忆。

    可对阿婆来说,卖油墩子,无关情怀,而是为了还债。

    替儿子还90万债务。

    图片

    她得到很多人的点赞。

    甚至有人给予她极高赞美:

    “这就是上海人的教养!上海人的契约精神!”

    图片

    看到这,可能有人会说,欠债还钱,天经地义。

    就算她靠卖油墩子替儿还债又能怎样?

    这就能让网友们破防了?

    别急,且听我慢慢道来。

    图片

    这一切,要从11年前的变故说起。 

    阿婆生于1939年。

    18岁时,她从农村辗转到上海打工。进了机关单位食堂工作。育有两儿一女。

    50岁,她正式退休。

    按理说,阿婆接下来就可以安享晚年了。

    可意外发生了。

    她的小儿子和儿媳先后失业。

    没多久,儿媳跑了。

    更雪上加霜的是,1993年,阿婆丈夫被查出胰腺癌。

    40天后,与世长辞。

    图片

    厄运接二连三,可生活还得继续。

    5年后,阿婆结识了现在的何荣华。不顾子女反对,两人毅然结婚。

    阿婆每个月3000元退休金,阿公5000元。

    这笔钱对于二老来说,足以拥有一个宽裕的晚年。

    日子一天天过去,生活中淡淡的幸福,冲散了过去的不顺心。

    直至有一天,小儿子打破这份宁静。

    他提出,自己要开办工厂。

    但家里积蓄微薄,哪里够他挥霍。

    小儿子才不管,铁了心要钱。

    阿婆说:

    “他来哄我,逼我,把我房子卖了,拿去做生意。”

    图片

    原来儿子不仅要钱,还要房子。

    不仅如此,儿子还希望阿婆能帮他借钱。

    阿婆心里有苦说不出,但还是顺从了儿子的心愿——

    把房子卖掉,再以个人名义借了90万。

    钱到手后,儿子前往河南做生意。

    阿婆松了一口气,这下总该清净了吧。

    还是没有。

    因无房可住,街道将小区的门卫室免费借给他们。

    门卫室只有9平方米。没有厨房,没有卫生间。连水和电都要从邻居家接出来。

    用阿公的话来说:“像是生活在19世纪。”

    图片

    哪怕这么可怜,噩梦还是悄然逼近。

    2011年。

    儿子生意血亏,宣告破产。

    还患上重病,丧失劳动能力,连家都回不了。

    这意味着,债务来了。

    儿子还不了钱。作为担保人的阿婆,就要替儿子还债。

    那段时间,债主隔三岔五上门讨债。

    阿婆把退休金卡抵押给债主,可这对于90万元来说, 阅卷只是杯水车薪。

    有时候,一些债主讨不到钱,直接打翻阿婆的饭碗,把水倒床上。

    图片

    阿婆天天以泪洗面,一度想一了百了。

    可转念一想,人家的钱也是辛辛苦苦挣来的,如果自己不在了,谁来还?

    图片

    经过几番挣扎,她做出决定——

    卖油墩子替儿还债,一分钱都不能欠。

    “我也没办法,只能给你们还账,因为我是母亲呀。”

    图片

    那年,她72岁。

    图片

    炸油墩子。

    看起来容易,其实也难。

    图片

    你必须一直站在那里,撑着铁篱,在高温油锅上炸。不能分神。也不能坐。

    正常人炸一两个小时,手酸腰疼,谁都扛不住。

    但这样的力气活,阿婆每天要坚持工作6个小时以上。

    她从不敢休息,全年风雨无阻。

    无论是气温-2°的严冬。

    还是38°的三伏天。

    图片

    渐渐地,阿婆的油墩子铺,成为街头的新地标。

    图片

    在这条街上,人人都记得阿婆。

    记得她的满头银发,满脸皱纹,和金黄酥脆的油墩子。

    有人说,记忆里,阿婆永远就穿着那几件衣服。

    她8年没买过新袜子。

    羊毛衫、外套,大多都是朋友赠送。

    图片

    她没钱买。也舍不得买。

    在阿婆的年纪,

    哪个老人不在安享晚年,

    哪个奶奶不是儿孙绕膝,宁静幸福。

    只有她,站在街头的油烟里,行业动态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地,炸着油墩。

    她苦吗?没人问。

    她累吗?没人疼。

    遇上好心人,对她说一句:

    “年纪轻苦不算苦,老了苦才是真正苦。”

    图片

    她昏黄的眼睛,就会涌出泪花。

    由于生活和心理负担过重,阿婆的身体每况愈下。

    有时,晚上回到家已经累到虚脱,她连饭都顾不上吃,倒头就睡。

    更严重的时候,她连路都走不动。

    2021年3月下旬。

    阿婆老伴迟迟没看见她回家。

    急忙赶去店里,才发现:

    “她在店里坐着,走不动了。我扶她从店里出来,走了几步还是不行。”

    那天晚上,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,坐在路边,一动不动。

    雨水夹杂泪水。

    他们不知该如何回去。

    眼前每一步都举步维艰。

    可尽管如此,也无路可退,无人可依,唯有咬牙坚持。

    图片

     

    图片

     在阿婆家里的五斗橱,藏着一本账本。

    这是她在暮年之时,依然咬牙死撑的目标:

    还清上面所有债务。

    账本上,阿婆每还一笔,都会记下一笔。

    4月30日,还,300元;

    5月30日,还,300元……

    图片

    还剩多少?

    50多万。

    那就意味着,她还是不能休息。

    她以孱弱的身体,八九十岁的年纪,365天不停不休,为还债耗尽最后的生命。

    有人说:“日子会好起吗?”

    “会好的吧!”

    后来,她的故事终于被看见了。

    2018年,“油墩子阿婆”开始走红,频繁出现在新闻报道中。

    有人前来看望她。

    她感恩不已。

    有人建议她涨价。

    她摇摇头拒绝了。

    “少赚点就少赚点,人穷心不要黑。”

    图片

    在街坊眼里,阿婆是真正的好人。

    有时收工后,她经常带3、4只油墩子回家,送给弄堂门口的菜贩子。

    后来,有个男生被阿婆的善良打动。

    特地来买10个油墩子,给了她2000块钱。他说,“这钱你拿好,别被风吹了。”

    阿婆看到,既感激又着急,赶紧拉住他:

    “阿婆还没有瘫,靠我自己能还债!”

    他来了两趟,不过都被阿婆“冷漠”地拒绝了。

    图片

    不靠施舍。

    也不靠援助。

    她就靠自己,一分一分地,还着儿子欠下的巨债。

    她曾多次表示:“债还光了,就不干了。”

    图片

    如果还完了,她想坐一次火车,去北京看看纪念堂。

    可愿望还没实现,她就生了病。

    去年开始,阿婆腰痛难忍。

    其实这都是老毛病了。

    过去她放任不管,一直忍受着病痛工作。

    图片

    这一熬,就熬成了大病。

    最后一次,阿公去见阿婆。

    这是他最后一次见到她。

    阿婆已经说不出话。

    人已经奄奄一息。

    但哪怕在那个时候,心中挂念的,还是两个字:债务。

    图片

    图源:新民眼

    “还完了吗?”

    “还完了。”

    “那我就放心了。”

    2022年2月8日,一身轻松的阿婆,永远地离开了人世。

    离开时,她没有债务。

    不欠任何人。

    她用自己的辛苦,写尽了一个老人的骨气:欠别人的,死,都要还清。

    她用自己的暮年,也尽了一个母亲最后的责任:

    孩子,我只能保护你到这里了。 

    图片

     在她生前的最后岁月里,阿婆一直被贫穷缠身,被债主追讨。

    但她并不恨。

    网络上能找到的工作照,阿婆都在微笑地面对顾客。

    图片

    有人从远地赶来,哪怕夜深,她也要用她的美食,感恩这些人。

    她遵从内心美好的愿景。

    即使历尽劫难,依然不逃避,不自杀,用最有气节的方式,履行她作为人的诚信。

    十几年里,

    没有放弃。

    没有狡辩。

    脚踏实地。

    赚钱还债。

    她说,“只要我还有一口气,我能做,我尽量还人家。”

    她还说,“我苦了就苦了,我清白了。”

    图片

    “清白”。

    这是阿婆最后的追求。

    而她也用一生,让自己配得上这两个字。

    如今,我们见多了商人跑路、携款潜逃、欠钱不还、花样欺诈。

    我们看多了两面三刀、无良无德、将诚信当成笑话、当信誉当成垃圾的行为。

    我们对世道灰心,对人心不再抱希望。

    但阿婆告诉我们:

    不要失望。

    魑魅魍魉固然多。

    但这世间总有人,会将诚信,当成信仰去守护。也会有人,将清白二字,当成生命最高意义一样去追寻。

    阿婆一路好走。

    愿天堂里,你不再辛苦,不再泪流。

    我们将永远记得,这人间,有一个平凡的阿婆来过。她籍籍无名,但清白一生。  参考资料:《天堂里没有债》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ZgLnper7ya1WRZUoyGllcA《泪目!卖油墩子替儿还债的她走了,曾说“等到不欠一分钱时,我就不做了”》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OdOXJ-gogwRVtWpTUV5MDQ《泪目!替儿子还债近百万的她走了》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Wb4Mo6Nioem6HfSOuydM2g二更采访视频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video/BV1dx411H754?from=search&seid=10564307282010929772&spm_id_from=333.337.0.0

    图片

    图片